有一类人,性情沉默,非常害怕与别人交流,甚至会因此感到焦虑,这类人叫做“社恐患者”。
社交恐惧症,又称社交焦虑障碍,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,中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,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,不敢抬头、不敢与人对视,甚至觉得无地自容,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,集会不敢坐在前面,故回避社交,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。
事实上,社恐一族在人群中并不是个小数目,只不过很多时候被“内向”“认生”“没礼貌”之类的词所替代了。
像这样的社恐患者上班是什么样的体验?
网友@E小手:“我也是!因为同事关系太和谐而想离职!在外人看来真的疯球了吧……”
网友@哇喔:“我社恐到都有点心理变态了,办公室有个小姐姐很外向自然数,办公室有时候是她的天下,大家都喜欢她,我就会觉得很吵,更衬托出我的内向无趣,因此还会有点排斥她。。。”
网友@芋头:“唉,大家庭的感觉看上去温暖,上班就是上班,除了工作相关真的不想有交集。”
网友@爱的魔力转圈圈:“我之前的一个公司也是,上班期间安静的可怕,同事完全熟不起来,工作很好,但是公司之间的同事氛围难受的要死。”
网友@花未眠 :“不用管别人说什么,又不是同事给你发工资,太熟真的不好,之前我去同事老公那里学车,同事说我等的时候都是在玩手机,不加其他人微信。???我学个车还要加其他学员的微信?我又不做微商。”
由此可见,一般人看起来轻松和谐的人际氛围,对于社恐患者来说,却是极大的负担。
性格内向并不是什么不好的地方,每种性格都有其优势所在。但当你对人群畏惧到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时,就应该去改善一下了。
工作避免不了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,当你因为害怕开口而没有指出同事的错误;当你因为害怕而放弃了一位客户;当你因为害怕而对领导的吩咐置之不理……那么社恐就不单单只是关乎你个人的性格问题了,还关系到工作的质量、公司的利益。
所以,为了正常的生活于社会之中,我们要学着去改变社恐。
最常见的方式是回避治疗,即避开那些令自己不适的场合,比如聚会、演讲等等。但这一点在职场并不适用,所以我们要采用第二点:调节心情。多去与他人沟通交流,适应被别人注视的感觉。也许一开始会很紧张,但当你发现,当着大家的面谈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时候,你就能渐渐走出社恐的阴影。
服务热线
0356-3043986